河源日报:小小谷寮村

钟小巧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走进谷寮村,我突然想起《大海啊,故乡》里的歌词。谷寮村,渔人的故乡。

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小村落。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海是海陵岛的海,有长长的海湾,如今打造成了十里银滩。滩旁高楼林立,其中最亮眼的便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是海的颜色,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环环相扣,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柔美,而又雄伟。这是海陵岛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游客必打卡之地,与谷寮村相距仅一公里。

如果把十里银滩景区比作天幕,那么海丝馆就是月亮,其他高楼大厦就是几大行星,亮闪闪的。而谷寮村,就成了小星星,落在天幕一隅,默默守护着海陵岛。

村口的牌坊是仿宋朝建筑而立的,“谷寮村”三字,及旁竖写小字“海陵岛谷寮艺术度假村”,满满古韵意味,昭示着这个村就是南宋时期的古渔村,八百年历史见证。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度假村就是以修旧如旧为特色,也就是在保留老房子特色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加入渔家文化和生活美学元素,为海陵岛旅游注入活力,致力打造精品民宿群落。

我来自粤北山区,古客家民居常见,且所见几乎是空壳,只留念想而已。但谷寮渔村的古民居,能保留下来被充分利用,着实让我惊讶。

进古渔村的主路不甚宽阔,但路两旁生机盎然。竹影婆娑,绿树繁茂,百花娇艳,它们,肆意生长,自然成趣。时值冬季。在岭南,冬季只是个概念。

沿主路步行了几十米,便见一艺术馆,不巧的是,恰遇闭馆日,与里面的艺术擦肩而过。或许,艺术馆本身只是一个引子,如厚重史书的扉页而已,真正的内容,要往下翻页——到馆外的古渔村中寻找。

一家一家的民宿,就是以前一户一户的人家。这些人家,已在不远处另择基地建楼房了。乔迁新居后,老房子依旧留着,也许,原意也只是留个念想。毕竟,八百年的历史,不能说没就没了。导游说,有一对夫妻,是本村土生土长的村民,早年返回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对古村落,既要保护,也要创新——围绕民宿文化发展,民宿基于古宅修建,保留了古村落原始的布局,再注入当代年轻人审美的元素。如今,民宿生意蒸蒸日上。

记得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写道:“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面对眼前的谷寮古渔村,我也是这般感觉,随便一站,随便一拍,似乎都能拍成艺术大片。窄窄巷道,青砖石板,斑驳泥墙,麻黑屋瓦,苍翠藤蔓,它不似丽江古镇高挂灯笼,不似龙岩土楼大气磅礴,也不似江门碉楼规整亮丽,一切都那么原始,那么朴素,那么小巧,岭南风格依旧,南宋古韵犹存。徜徉其间,真有一种穿越感。

那些民宿群落,散而不乱,在共性基础上,独创个性。连名字都那么有意思,什么黄皮小院、幸汝小园、屋里屋外、天元小栈、银湖院、海山居、乐意居等等,既接地气,又富诗意。我们走进海山居,导游说这是这里最早的民宿,称鼻祖民宿。这里的土砖墙,形成独特的纹理,像古树的纹理,又像岩石的纹理,横的、竖的、圆的,密密集集,模糊而又清晰,凌乱却显规整,我想,那不都是年轮的印迹吗?年轮,是无法复制的。

每栋民宿各具特色,门前的篱笆墙,种花种草种藤蔓,间隔着一块菜地,四季葱茏。民宿门窗各异,雕花精美,古色古香。我们走进蚝壳墙后面那栋民宿,入门便是一艘小小渔船,说一叶扁舟更准确,舟上种满花草,开得正盛,门廊墙壁上挂着制作成各种造型的海螺和贝壳,还有一些阳江的历史器物,如阳江小刀、捕鱼器具等。院子里摆放着架子鼓、电子吉他等乐器,正有两个文艺青年,一个弹吉他,一个打鼓,摇头晃脑地,沉醉其中,Beyond的《海阔天空》响彻小小谷寮村。

吸引最多游客的,不是这里,而是那面蚝壳墙。我以为也是古人杰作,整墙花纹造型若隐若现,极具古韵。殊不知,是一位本村阿叔所作。我不禁想起“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面墙,需要多少生蚝壳?需要多少时间建成?这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大大小小的生蚝壳,混合有型,错落有致,而不是简单的堆砌。偶见一群大妈兴奋度极高,手脚并用,欲攀爬摆拍美照,我不禁替她们捏了一把汗,还好,蚝壳墙足够稳固。

我已没了拍照欲望,速速离开,奔听闻已久的古树而去。那树长在村后古道旁,很大很大,四五人合抱之大,盘龙虬枝,树叶婆娑,如伞如盖。霸古道一处风景,赐行人一片荫凉。看树下标识,村人称之为“望天楠”,又称“预报树”,意思是能预报天气。有一群黑鸟,长期居于此,若它们搭的窝高,说明今年这里台风就少,若低,台风就多,破坏力也大。对出海渔民来说,预知天气至关重要,但在古代,并没什么识天气仪器。谷寮村渔民竟有一棵识天气的树,那是怎样的幸运。令人惊奇的是,这神树竟是一棵剧毒的树,见血封喉。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树在村里已活了七百多年。据说,这七百多年,从未有村人被毒过。人呵护树,树也呵护人,人与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生相长,相依相伴。

回程道上,偶遇一群来自东北的大叔大妈,背着大大的行囊,似有搬家之势,回头率百分百。导游向我们解疑,这些退休了的东北人,称之为“候鸟”,他们喜欢来这里过冬。近几年,谷寮民宿成了他们的首选。可爬山,可踏浪,可静,可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何尝不是我向往的退休生活?

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