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宇琳
骑楼,是岭南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发明的一种建筑。一般为两到三层,前店、后作坊、楼上住人,店铺前一般留有两米多宽的通道供人行走。即便刮风下雨,也能照开展业务。在肇庆的正东路及城中路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骑楼建筑,由此组成“骑楼街”。小时候,我就住在这里。
孩提时代,我最渴望过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中秋节。当骑楼街人群川流不息,热烈讨论购买莲蓉月饼还是五仁月饼的时候,我知道,离中秋节也就不远了。
小时候只觉得月饼是人间美味,长大后才明白似乎广式月饼更上一层楼。皮薄馅靓,浓淡相宜,经久不衰。双黄莲蓉月是孩子们的挚爱,馅料用莲子熬成莲蓉,口感绵糯,切开后颇有一番“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惊喜。五仁月饼集瓜仁、榄仁、麻仁、桃仁、杏仁则深受长辈们青睐,带有金丝火腿肉的金九月饼更是中秋送亲友的最高礼遇。彼时的中秋节,母亲会和骑楼街的邻居们一起,排队采购一批华大月饼或端州月饼,邮寄给远在他乡的亲戚朋友们,满心期待他们能一尝家乡风味,以解乡愁。
中秋节前,肇庆人都喜走访亲戚,俗称“送饼“。伴随着月饼登堂入室的,还有本地产的孖宝花生油、高要活道苗香米,高要河鲜、封开杏花鸡、封开油栗,沙浦肇实、德庆何首乌巴戟糖,蓝带啤酒、广宁笋干等特产。而这些特产,大部分都可以在骑楼街采购到,出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我家总是在第一时间收到这些送礼佳品。我常常在想,我对中秋节的渴望,除了月饼,大概是还有来自各地美食的投喂,它洋溢着最温暖醇厚的人间烟火气。
肇庆人注重养生,崇尚天然,喜就地取材。母亲深受影响,这些送礼佳品都在她的巧手下派生出深远的滋味。八月桂花盛开,母亲会到宋城墙一带拾起掉落的桂花,和冰糖一起煮成桂花蜜。沙浦肇实磨成粉,加上糯米粉,粘米粉和桂花蜜一起调配成半干湿的粉浆,用模具压实后,上锅蒸熟,便得出一款健脾和胃的点心——桂花肇实糕。封开油栗洗净后用刀在尾部皮厚处切开,糖盐不加,大火煲滚后慢火翻炒,沥干水份便盛出吃用。油栗表皮色泽乌黑油亮,内里金黄,原味更显本质软糯香甜,母亲常说,趁热吃最为美味。
中秋的应节河鲜,当然少不了田螺。田螺去尾洗净焯水后,母亲便嚷我到楼下摘些紫苏叶备用。母亲用一把小钢刀,片出薄如蝉翼的姜蒜,拍碎辛辣入味的八角花椒,剁碎豆豉和紫苏叶和笋干,加入田螺一起不断翻炒,最后淋上一罐蓝带啤酒焖盖出锅。一盘紫苏啤酒炒田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属于肇庆人的仪式感。
夏去秋来,中秋晚上的骑楼街暑气渐消,多了几分凉意。当华灯初上时,骑楼街就展现出喧闹的一面:孩童吆喝声、大人说笑声、家家户户煎炒烹炸声此起彼伏。登上公共露台,抬眼看去,骑楼街烛光摇曳,檀香袅袅,家家户户都忙着拜月光。柚子、米酒、月饼,油栗等供品在清冷的月色下,更显神圣端庄。孩子们在家长的示意下,双手合十,抬头看着月光,诚挚地许愿:“月光光,月明明,月亮娘娘保佑我聪明!人拜我又拜,拜到明年好世界!“
拜完月光娘娘,中秋赏月茶话会就在天顶的大露台上正式拉开帷幕。街坊们都搬出了自家拿手美食,蒸、煮、焖、煲、炒、炖,各种煮法齐全,荤素搭配拼凑成一桌美味佳肴。啤酒在烧烤的护航下,耐不住寂寞,不久也加入了茶话会的菜单中,鱼虾肉类的气味混合着啤酒的小麦香于鼻尖处缠绕。桂花香,油栗靓,吮田螺,吃月饼。孩子闹,女人笑,男人微醺,这座城市的蓬勃气息仿佛都融入了着如水的月色之中。
酒足饭饱,属于孩子们的欢乐时刻就来了。各家孩儿呼朋唤友,孩子们用柚子皮改造成灯笼,提着灯笼,唱着歌谣,穿街过巷。灯笼还有其他“妙用”,蜡烛燃尽,灯笼摇身一变成了“聚宝盆”。孩子们瞄准谁家新婚,或有好吃的,端起 “聚宝盆”,来到主人家门前坐着,齐齐拍手唱起了歌谣:“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来我一个,大家快乐笑呵呵……”主人家也不恼,毕竟童子开金口,讨个好彩头,心领神会一人分一个水果或者几颗喜糖是常有的事。这家唱完,孩子们又继续前进往下一家,一圈下来,收获颇丰。
几十年弹指一瞬间,由于各种原因,往日的街坊邻居,早已陆续搬离。又一年中秋,我选择故地重游。月色中,如水的往事汹涌而至。身边依旧车水马龙,但如今的骑楼街,商铺如今可谓一展新颜。
肇食出推出了腊味煲仔饭,门庭若市;端州月饼发扬光大成了端城滋味,不再是端州月饼独占鳌头,小桃酥等一众饼食也延续了广式点心的传统基因;杏花古楼囊括了潭布番薯干、封开杏花鸡、沙浦肇实,剑花等都有了真空包装,在外游子指点之间便可尝遍家乡美食;蓝带啤酒推出国风四象精酿啤酒可圈可点,左手揽啤酒,右手端咖啡年轻人坐在路边,邀月光共饮,谈论着诗和远方;一众穿着汉服的少男少女提着灯笼游走于街上,拍摄出复古大片,中秋氛围感拉满……如今,骑楼街上文创与餐饮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似乎在书写着新一代肇庆故事。
今人曾看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无论是从前的岁月静好,还是如今的推陈出新,这个城市奋力奔跑的时光,尽数从月光背后走出来。跨越漫漫时光,再回首时,骑楼街温情脉脉的烟火气永远慰藉着我的心灵。
来源: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