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萍
薄酒一杯敬明月,遥想那时我和他。最美的中秋,应是儿时的中秋。儿时的中秋没有很多内容,却在脑海中深深印着。似乎儿时的中秋月亮特别圆、特别大、特别清亮,像一个圆盘在树梢上挂着,就像挂着五颜六色的梦,秋风一吹,抖落一地清辉。仿若儿时的中秋,才足以体现团圆的意义,也足够让我们去怀念一生。
儿时的中秋有很多的人,有爸妈,有兄长、姐姐和妹妹,我算是被夹在中间的花儿,自然受到的庇护就多一些。儿时的中秋都是玩耍和快乐。从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开始融入月圆如诗的画面,期待和妈妈口中的月华姐姐相遇,然后再许一些愿望。
到了中秋节晚上,大家都围坐在院子里,大圆桌上总是摆满各式各样的水果和月饼,而妈妈亲手做的桂花糕就成了中秋最美的风景。月华如水,月儿好清亮啊,我们的笑声就像天上的星星一颗颗坠落到盘子里,然后又被妈妈一颗颗拾起,然后再一颗一颗品尝。整个晚上就在桂花树下,听妈妈不厌其烦地讲吴刚和嫦娥动人的故事,还有月华姐姐的故事,直到月上柳梢头,也不肯散开。
妈妈那时就说过,若见到月华姐,就赶紧许愿,必能梦想成真。童年的我们,居然就相信了妈妈这些美丽的谎言。反正到现在,我一次都没遇到过这个传说中的月华,许多的愿望也落花成泥。但是,也许真的存在呢,只是我还没遇到而已。你说是有还是没有呢,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心中仿佛还住着一位月华姐姐,祈望着有一天愿望会实现。
如果可以选择,我真的不愿长大。可是,还是渐渐长大了,儿时的中秋变得渐行渐远,于是,我们就变成了父母的牵挂。哥哥姐姐一个个就像离巢的雁儿,流落异地他乡艰难讨生计,不能绕膝在父母身旁,渐渐把妈妈的青丝盼成了霜花,堆积的桂花糕也成了我们的牵挂,能够相聚在一起的中秋就显得多么奢华。长大后的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身不由己,有着许多不是理由的理由,让本来可以相聚的日子随意错过。总是觉得,日子还漫长着呢,有的是相聚的时间,于是,懵懂的我们哪里知道时间在迅速地做着减法。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比如父亲,早已成了一首我们的长恨歌。某些人、某些事,都会成为过去。不知道在天堂的父亲是不是也和我们共赏一轮明月,可曾想起桂花树下的我们都已长大,可曾明白此身皆是客,唯有寄情明月,才能聚散两相依。
天上,月明星稀,人间,万家灯火。这天上人间,灼灼其华,又影影绰绰。
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