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日报:我家的传家宝

何丽芳

爷爷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却珍藏着三件宝贝:一张曾爷爷的烈士证,一张二伯的烈士证,还有他自己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章。

七八年前,爷爷让我整理家中的证件,拍照留存,我才知道家中竟然有两张烈士证,震惊之后是自豪。我听爷爷说过,曾爷爷被日本人枪杀了,我以前以为“枪杀”是战乱,后来才知道,原来曾爷爷担任北江第二支队的联络员时,被日本鬼子抓到后关押了一段时间,没问出有价值的东西,就在城外杀害示众。当时是1947年春夏之交,爷爷那年17岁,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在敌人的枪口下倒下牺牲,悲痛万分也不敢上前相认。

但爷爷没有倒下,爷爷说,当时他受父亲进步思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1946年4月,他就加入了东江纵队第五支队,父子俩都在为国家兴亡各自奔忙。爷爷参加过多场战斗,和鬼子刀枪搏斗过,鬼子的子弹擦肩而过,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过公安局和武装部组织的剿匪行动,后来服从组织安排回到老家,政府给他的指示中有一句话:“希望你在农业战线上,起带头作用,安心在农村搞好生产,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后来,爷爷就有了我心中会种田、会编织的农民形象。爷爷身上有很多伤疤,小时候我曾问过他伤疤怎么来的,他说是摔的。爷爷慈祥、善良、勤劳,和村里其他老实本分的老人没有区别,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是一个一辈子和农事打交道的人。2019年9月,爷爷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非常高兴和珍惜,党和国家依然记得他这个在乡复员军人,爷爷荣获纪念章,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再说说我的二伯,我是从墙上挂着的照片“认识”他的。很小的时候,我指着墙上的照片问奶奶,这个穿军装的人是谁?奶奶说是二伯,我说怎么没见过他呢。奶奶说,走了。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奶奶眼含泪水,默默地望着照片。奶奶说,那时二伯去了部队两年后休假在家,接到部队电报,说要立即返回部队上前线。1977年春天,奶奶把高大、帅气、孝顺的儿子送到部队服役,1979年春天,给她生活希望和盼头的儿子却牺牲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1979年秋天,奶奶又让刚高中毕业的姑姑接过哥哥的使命进入参战部队,直到退役。后来我带着懵懂的女儿回到老家,我给她讲了令我们全家骄傲的亲人。女儿说,和书上的英雄一样。是的,不忘记英雄亲人,是我的责任。岁月无声,照片留痕,虽然留下的只是黑白身影,但却是激励家中后辈前进的动力。

家中的亲人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三代人的青春与担当。我很自豪,家中有四位可敬、可爱的英雄亲人,有些信仰深深地刻在我们后代的骨子里,有些人永远活在亲人的心中。

我家的传家宝,不是金银珠宝,不是价值连城的四合院老宅,是从爷爷身上传下来的脚踏实地、扎根农村,无私奉献、善良低调,用心做事、踏实做人,不求功与名、只愿问心无愧的好家风。

我明白,家人之间传承的不仅仅是血脉,更多的是家族的故事、家族的精神,还有延续而来的好家风。不管是证件也好,照片也好,小小的“家庭档案”,连接的不只是祖辈与后辈的情感,国家的历史流淌过这个小家的痕迹更让人激情澎湃:国家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后辈的我们,扛起让祖国强大的责任正当时。

来源: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