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立足产粮大县优势做优稻米传统农业

据韶关日报消息,今年以来,南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系统谋划、统筹推动,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伸稻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当下正是晚稻抽穗期,连日来,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晚稻中后期病虫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开展晚稻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扎实推动高产稳产措施落实,努力提高晚稻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根据晚稻生育进程、苗情长势和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我们因地因时分类指导,综合实施,实现防病治虫控草跟提升产量。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寒露风防御的措施。”南雄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南雄以水旱轮作系统为抓手,重点打造南药、丝苗米、特色果蔬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黄烟、水稻、辣椒等超千亩特色产业,提升粮食生产效益。2023年,南雄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成功申报;本月,位于湖口镇的该产业园将投入使用,围绕南雄丝苗米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引进香米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与高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主园区主要是有两家企业在运作,一家企业是做米加工,另外一家企业是针对我们的米糠进行加工的。”湖口镇人大主席成少凡介绍,“后面厂房的深加工预计在今年的晚稻收割期就可以投入生产运营。”

南雄是国家和省双料“产粮大县”,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今年除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4万亩以外,针对种粮也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一是每年发放4000多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二是出台粮食生产奖补,每年安排500多万元资金支持上造粮食生产;在品牌建设方面,该市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粤字号”品牌农产品2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1个。

“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南雄市正打造两个丝苗米的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就是通过我们产业园示范带动发展稻米的精深加工,发挥我们本地水稻种植的优势,打响丝苗米的品牌。”南雄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来源: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