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晚报:落 潮

何银华

这里是九洲江口。

某个假日,在江堤上我遇见几位摄影爱好者结伴来到了江口。不巧恰逢潮平江满,河面白茫茫、空落落,并无景物可拍。他们很是扫兴,对着江口,此刻只能捕捉“孤帆远影碧空尽”,得耐心等待退潮了。

我喜欢落潮时刻的江口。因为落潮时刻江口景色最美,溜达最惬意!

江口就在家门口。看,退潮了,海水渐渐离开了海岸线,喧哗的海面也渐渐平静下来。这时,河床中的岸岩、沙渚、沙滩袒露了;潮沟、海榄袒露了;有渔人出动耕海了。伴着蓝天白云和飞翔的鸥鹭,江口景色变得丰富起来,呈现出生动的层次和立体感。如此境界会令人放飞想象,众多精彩瞬间也任君捕捉了。

落潮的九洲江口确是别具特色充满诗画情调的。那年,碧海银沙网站“图读湛江”采访团到江口渔村采风。40多位团友分乘5艘泡沫轻舟,挥动着“图读湛江”的旗帜,畅游江口,拍摄了13个系列的专题图片,有景物的,更多的是游玩特写和“夫妻双双把蚬捞”之类的耕海镜头,别开生面,有趣有味。他们摄制的精彩画页,后来被我选编入《北部湾畔 九洲江口 有一条枕着涛声的渔村 她名叫久受埇》这部村志中。家乡人倍加珍惜,深感自豪,很受鼓舞。

潮沫是渔家的希望。人类都在感谢海洋的恩赐。潮退后,弱小的水族被大量淘汰在礁石烂湴间,被困在潮沟和浅滩内。落潮时刻正是渔家的耕海时刻。于是,海边人不失时机,驾着轻巧的泡沫鱼艇或竹排小舟,操着各种捕猎工具驶向江口,施展各自的本领:撒帘网的,绞鱼罾的,拱撑网的,拉百袋的……海景开始热闹!

由于这江口海域,河海交汇,洪潮对冲,水情有动有静,有咸有淡,有清有浊,微生物繁衍,饵料充足,因而造就了丰富的水族和肥美的鱼虾。遇上合适的潮汐时,退潮的浅海滩涂上,更是人头涌涌,男女老少纷纷出动“做海仔”。沿袭原始的耕海方式,主要有钩虾、盘跳、闸港、挖蟹、戽凼、放帘、装罗、抛网、捞蚬、撬蚝、掘泥丁……海湾回荡着欢声笑语。渔家人提着鱼获,纷纷回首向大海报予感激。

我对江口落潮时刻的留恋,感情似乎更深一层。小时候,每到落潮时分,我常常跟随爷爷来到江口鲤鱼潭岸边垂钓,立鱼、曹鱼,有时还会钓到大黄鳝和大蟹;根据流水情,有时还跟爷爷到江口放刺网,捕猎斋鱼,总有颇丰收获。不过,那时总舍不得吃,大都拿到市场换钱攒积学费。我能读完小学中学,江口潮沫帮了我不少忙。平时,退潮时常常跟小伙伴到江口玩耍,或在沙滩上打水仗,或在海榄间捉迷藏,有时还常常到沙渚草丛中去捡野鸭蛋……

朝潮晚汐,是九洲江口地理一大特色。教科书上说,潮汐是一种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现象。自然现象很奇妙,雷州半岛东西海竟是不同的潮汐。据说湛江港湾属于半日潮,而北部湾九洲江口既不是半日潮,也不是全日潮,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混合潮。朝是潮,晚是汐,它每月有小潮汛约8天,比中国东部沿海的潮汐复杂得多。潮汐大有文章可作。聪明勤劳的北部湾渔民,根据规律安排渔汛,谱写曲曲优美的海上牧歌!

来源:湛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