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演
拥着秋光,踏进湛江吴川机场,完成一次从地下到天空的升腾,我仿佛一只小鸟,张开翅膀,腾云驾雾般飞翔。机翼下的山川河流,高大的建筑楼群,慢慢变成一个个标点。
从舷梯走下,登上济南市旅游大巴,听导游亮开嗓门,介绍当地景点及风土人情。我紧靠车窗,看一行行绿树从窗口掠过, 陶醉于果园披红挂绿的甘甜;沉迷于季秋九月,晴空万里,小鸟遨游蓝天的浪漫风景线……
旅途第一站,来到济南大明湖公园。但奇怪的是,大明湖的“明”字,何以写成“目”和“月”的组合体?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导游笑了笑说:济南市有关部门,不惧市民、游客的笑话,故意将这个富含艺术想象的字形,展示于众目睽睽之下,寓意大明湖是济南市一双“目光”明亮的眼睛。听完解释,阔步迈进公园,目之所及,拱桥凉亭,飞檐翘角;明湖如镜,碧波荡漾;风吹两岸,杨柳依依;园林滴翠,百鸟和鸣。
离开大明湖,眼前回放着明湖翠柳的倩影。
车入潍坊,走走停停,直至暮色抹去最后一缕霞光,游车才带着疲惫转到淄博市。先是步入淄博远近闻名的网红街——烧烤街,尔后转到波光水映的齐盛公园。站在公园湖畔眺望,星光灿烂,灯火辉煌,夜幕下的琼楼玉宇倒映在湖里,湖卧楼底,楼耸湖中。长亭、古灯、山石、青松尽收眼底。沿着湖边行走,与淄博市民偶尔交谈,他们的音容笑貌以及对生活那份恣意与从容,并不时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不禁令人心生敬慕之情。
次日上午,乘车来到泰山脚下,沿步梯拾级而上,只见路旁竖起一尊石刻:五岳独尊。视线从石雕移开, 仰望海拔1545米的东岳,内心不由默念着李白游泰山的名句:“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此时,我久仰泰山的心境,仿佛涌动一股磅礴气势。登上半山腰,原欲坐索道至山顶,却碰上索道在维修,无奈徒步攀登而上。一路凭栏俯仰,一路回眸四顾,我狭隘的视野,一下子豁然开朗,眼前群峰耸立,峡谷深幽,苍松倒挂, 山风回旋, 雾霭缭绕。斑驳陆离的石墙上,刻下历代名人墨客登山的感悟。各地不同年龄层次的男女游客,手执木杖,时走时停,让目光定格在心仪的景点上。正当看得出神时,一群山鸟扑楞楞从头顶飞过,抬头似见梯级云天去,人流如潮涌。一位长者朗诵杜甫“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此行,虽登山顶未能如愿,但这座自古象征着中华文明的东岳泰山,将永远铭刻在我心灵的深处。
秋光艳艳伴我行,游车飞奔在蓬莱岛蓝色海岸上,沿途中欧式风格的建筑楼群,沐山海之风,得秋色之美,在绿意盎然的丛林深处,探出神秘的头来,鸟瞰着行色匆匆的过客。
日照西斜,走进蓬莱八仙过海的石雕广场。广场前方,海风阵阵,浪涛声声,各自寻食的海鸥, 张开双翅,自由自在飞翔。它们先是在人头涌动的上空鸣叫,然后慢慢地消失在苍茫的大海之中。心想,素有仙境美誉的蓬莱,在白居易笔下,也别有一番情趣:“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车入威海,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登上轮渡,在风平浪静的海上度过一个难眠之夜。
一早走下轮渡,进入北国浪漫之都大连。晨风撩开轻纱的薄雾,来不及多看大连一眼,就乘车直扑丹东而去。一路饱览车窗外一望无际的山光水色。几小时的颠簸,正值日午, 长空碧净,万里无云。车入丹东,再沿鸭绿江畔行驶,透过不到1米高铁丝网下的鸭绿江,两岸水草静默,波澜不兴。
大巴停在一个宽阔的广场,抬起头,“河口断桥”四个红色大字撞入眼帘。这座断桥原名清城桥,位于丹东市宽甸县长甸乡鸭绿江河口,长709.12米、宽6米、高25米,建成于1942年。河口断桥是抗美援朝初安东、河口、辑安三大过江要地之一。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30余架战机狂轰滥炸,清城桥被拦腰炸断,这就是脚下的断桥……
桥头树荫下,一块石雕刻上“断桥难断水,撼山难撼军”十个字。顺着断桥默默前行,上面飘拂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的字样,军旗下的石墙是参战官兵简介。我一边看介绍,一边久久地伫立着:哦,多么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他们为保家卫国,付出年轻的生命,并为中朝两国人民赢得荣誉。我内心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列队稍候,登上鸭绿江游艇,随着一阵“唝唝唝”的马达声,在秋光闪烁、江风浩荡的鸭绿江上巡游。啊,鸭绿江,你这条千年流万年淌的中朝友谊江,在日夜述说着多少英雄的故事!
来源: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