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沏一杯桂花拿铁

郭宇洁

生活写真

几场雨过后,炎热的天气里有了第一丝秋意。

口舌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起前几日在手机上刷到的桂花拿铁的制作方法,有样学样地动起手来。

今年的桂花还没盛开,等不及晾制,于是去超市买了一包干桂花,花粒金灿灿的,像是秋日阳光凝成的实体。将干桂花和咖啡豆一起研磨成粉,再把咖啡粉倒入手柄中压实,放入咖啡机进行萃取,桂花和豆子的香气融合在一起,随着咖啡液缓缓流出,最后倒入冰牛奶,再洒上一层干桂花,一杯花香馥郁的桂花拿铁就做好了。

迫不及待地喝下第一口,奶沫直沾到了鼻尖上,咖啡和牛奶融合出顺滑醇厚的风味,将味蕾覆没,桂花的香气瞬间充盈口鼻。窗外小鸟落在桂花树上叽叽喳喳,我从内而外地陷入秋天。

又喝了几口,我浸没在清浅的桂花香里,身心就这样慢慢放松下来。最近几个月里,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不少,常常是焦头烂额,每天只能闷着头往前冲,却也难掩一身疲惫。很久没有这么松弛而轻盈的感觉了。

以时花冲饮的做法自然不是当下才有的。沈复在《浮生六记》里写和芸娘的日常:“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夏夜荷茶,还有春天的樱花米酿、冬日的梅花酒……古人云“一时一食”,我自可“一季一饮”。

耳畔仿佛突然响起了妈妈的念叨,“冬吃萝卜夏吃姜”“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之类的话。老一辈总讲究要吃些时令菜,我以前是不屑一顾的,但这一刻却突然理解了些什么。无论饮品还是饭菜,美味向来以四时为指引,食材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季节的变化,对待食材的态度则凝结着民间千百年来的智慧和人们对季节流转的敬畏之心。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四季中的一花一果,虽不及清风明月之浩渺辽阔,但亦是自然对你我的馈赠———既可解口腹之欲,也可慰俗世之烦,难怪“吃”千百年来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所以停下来沏一杯桂花拿铁吧,正是这些一时兴起的逸致和随手可得的乐趣,让平凡的日子亦生出绮丽流光。日子慢品慢过,才能知片刻之宝贵,得季节之饱暖。

然而秋日的美食还不止于此,“秋风起,蟹脚痒。”光是想到这里就已令人垂涎欲滴。我决定喝完这杯桂花拿铁,就去买几只大闸蟹蒸上,再炒上一盘鲜香脆嫩的菱角炒肉,以最“自然”的方式走入这个秋天。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