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老屋门前的三角梅

枫树
一日经过老屋门口,发现一直长盛不衰的三角梅已不见踪影。目光里少了那一抹灿烂的红,竟觉得有些失落。世人都说草木无情,可是这么好端端的一树花,伴随着人居环境改造,就这样消失了,我心里顿时一阵失落。

说是老屋,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单位集资房,是公公婆婆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公公生前算是“领导干部”,退休前一直在县级工业领域打拼。从钢铁厂到工业局再到经委,见证了县工业改革发展、从辉煌到衰退的全过程。而那套8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也是公公在工业局工作时分的一套房子。让人没想到的是,自入住那里后,公公和婆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了30多年,直至去世也没离开过那房子。

我婚后并未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不过每天都回去和他们吃饭。第一次回去见公公婆婆,我便留意到了生长在小区门口的三角梅,觉得它很美。我曾驻足细细端详那株三角梅,那三片花瓣,宛如三片红色的叶子,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模样,包裹着一朵精巧的黄色小花蕊,若不是旁边还点缀着一点绿叶,我真觉得这花瓣就是红色的叶子。无论远看还是近观,入眼的都是热烈的红,那稀稀疏疏的一点绿叶,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掉。难怪诗人舒婷在诗中这样形容三角梅:“是喧闹的飞瀑,披挂寂寞的石壁。”那看起来饱经沧桑长在墙壁边缘的三角梅,就像飞流直下的红色瀑布,美丽乍泄。

此后每天回去,我总看多一眼那株三角梅。印象中三角梅常年盛开,花团锦簇,让旁边的母亲桥多了一抹鲜艳的色彩,让小城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平时,在盛开的三角梅旁,不少市民总爱驻足,在欣赏的同时拍几张美照上传到朋友圈。而我,也因为每天总能近距离经过三角梅,对朋友圈的盛赞三角梅爱点个赞,跟朋友互动赞美美丽的三角梅。

可我没有想到的是,三角梅竟也会随着公公婆婆的离世消失在我的视野。时间易逝,转眼公公婆婆都80多岁了,且都查出患有间质性肺炎,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一天傍晚洗澡时,婆婆意外摔了一跤。我赶回去,看到婆婆后脑勺流了不少血,带她到医院,医生说没大碍。然而就在我以为平安无事时,十几天后,婆婆又因为拉肚子住进了医院。婆婆住院后,公公卧病在床看不见婆婆,急得团团转,只要听到有关婆婆的事,便会不停问我,每天交代我要给婆婆吃什么。更意想不到的是,住院的婆婆在一天深夜因为心梗突然撒手离开我们。

婆婆突然离世后,公公基本没下过床,每天躺在房间一角,沉浸在孤独的思念中,有时叫唤我时竟会叫出婆婆的名字。后来因为无法进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五个月后,油尽灯枯的公公也走完一生,追随婆婆去了。

三角梅的花语中有着热情坚韧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热情以及坚韧不拔顽强奋进的精神。其鲜红的花瓣,犹如人们不灭的热情,而其花期极长,一直持续不断地开花,正是其坚韧与顽强精神的体现。我常常想这三角梅到底是什么?是藤,有着树的挺拔;是树,有着藤的坚韧;是梅么,没有久待的蓓蕾;不是梅,却飘逸着梅的风韵。

都说父母在家就在。这话似乎也印证在我们身上,公公婆婆去世后,我们五兄弟姐妹各奔东西,越来越少聚在一起。而那套见证了我们一大家人悲欢离合的老房子此后也一直被空置。后来,随着县城人居环境改造,政府对老房的经委宿舍小区进行了改造,门口的杞凤路也扩宽一米,铺上崭新的柏油,画上标识线。那门口的三角梅也随之消失,种植地变身为生态停车场。改造后的环境好了,可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忆起那株消失的三角梅,想起逝去的公公婆婆,想起如今天各一方的家人们……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