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中秋听外婆讲故事

宋新康

在老家,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有句老话叫:“中秋大过年。”每年中秋节那天,每家每户都会来几桌的客人。在我家,外婆、舅舅、七大姑、八大姨等不用说,即便是平常不太走动的亲戚、朋友,在这一天都会聚在我家过中秋节,一起团圆赏月。老家中秋热闹景象就可想而知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从我记事起,外婆是一定会来过中秋节的,并且在中秋之夜,外婆也一定会在我家歇一夜,和全家人一起赏月、接月华(月神),共度这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

20世纪70年代,那时物质还异常匮乏,月饼是没有的。中秋赏月,通常只有一碟花生、一盘客家人特有的“煎粄”和一包水果糖——在那个年代里,中秋节有这些应节食品已经是非常丰富了。

中秋之夜,月亮还没升起,大人已早早在老屋的禾坪上摆好四方桌,准备好接月华的“财宝”和“贡品”,等候月华的出现。

当月亮在老屋对面的“笔架山”顶升起,这时整个山村被月光照得如白昼一般,屋前的小溪在月光下如笼罩着一层白纱。整个老屋的孩子们沸腾了,都汇集在禾坪上,有的帮大人搬桌椅,更多的在嬉戏,在赞美着月华的明亮和柔和。稻田里的秋虫这时也不甘寂寞地唧唧呢哝,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当大人们忙完接月华的各种仪式后,亲戚和家人们便围着四方桌一边赏月聊天,一边喝茶,一边谈论今年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情况。孩子们则一边吃着花生、煎粄,一边念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的歌谣,一边欣赏着无边的月色。而我则喜欢坐在外婆的膝上,缠着外婆讲故事。记得每年中秋,外婆都会讲月华姐姐因为偷吃了仙丹,飞上月宫,变成蟾蜍,被惩罚捣药的故事。也会讲张果老月下砍桂花树的故事。每讲到这些,外婆便会指着空中皎皎明月告诉孩子们:看!那月亮上忽明忽暗,忽有忽无的阴影就是桂花树,桂花树为什么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不见了?是由于张果老在砍树,但张果老刚砍下,桂花树马上又长了出来,张果老砍了几万年都没有把那棵桂花树砍下,你们知道为什么砍不下吗?这是因为张果老触犯了天条(天规),玉皇大帝为了惩罚张果老,让张果老去砍一棵刚砍下又马上会长的桂花树。同时,外婆还利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一定要遵规守纪,做一个诚实的人,否则会受到惩罚的。

尽管外婆每年都讲着同样的故事,可一直到读完初中,每年中秋之夜,我都喜欢静静地听外婆重复讲着这些故事。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2017年外婆于96岁的高龄无病而终。可外婆讲的这些故事一直藏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懂得应该遵守纪律,诚实做人。后来,我也把这些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孩子和后辈们听,同样教育着孩子和后辈们。去年儿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我升级做了爷爷。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了,孙辈们虽然才一岁半,但每次问他们爱不爱听爷爷讲故事时,他们就会噘着小嘴高兴地说:“爱!”今年中秋,我把这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讲给孙辈们听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发挥出它应有的教化作用。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