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木
精品阅读
爱会轮回,痛也会轮回。看清了这一点,人生就会少一些焦虑。
在《最初的岁月》一文中,余华说到了写作。他最初写小说,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再从事枯燥的牙医工作,而是想调到县文化馆去,因为据他观察,文化馆上班比较自由。这篇自传性质的散文,叙述了他年少时期的生活经历、喜欢文学的缘起以及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心路历程,同时阐述了与故乡海盐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我读《山谷微风》,一开始是顺着页码读的,读到这一篇时稍稍有些后悔,应该打开书就读这篇———事实上这一篇是这本书的骨骼,它浓墨重彩的童年书写构成了余华这本散文集的主题。而书中其他篇什,则是血肉,它们使主题变得丰满、鲜活。
《山谷微风》一书收录了余华今年年初寓居三亚期间写下的以童年为主题的12篇散文,同时精选了他1984年以来创作的与童年有关的17篇散文。我们有理由把这本书看成是作家余华的一部童年志。书中,余华通过一个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几乎全景式展示了自己年少时在浙北小城海盐的生活图景。不仅如此,余华还以较多篇幅写儿子漏漏的童年。父子二人的童年相互对照,呈现不同时空下两代人的童年景象,揭示了爱、成长、疼痛与时间的关系,让不同年龄的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余华对童年的书写充满了哲学思考。书中,余华一再写到恐惧,他认为恐惧与生俱来,就像“欺骗父母是孩子的天性”。他以童年时见到一个老人的葬礼为例,描写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余华甚至在《第一个庄严的音符》一文中探讨了“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成年后的余华认识了一位塞尔维亚艺术家库斯图里卡,这个“曾经的不良少年”从不系鞋带,他解释说不系鞋带表明身心放松,如果系上,表明处于紧张之中,准备随时逃跑。余华写道:“我们也一样,我们的少年里不会缺少逃跑,不会缺少心惊胆战,而且逃跑和心惊胆战如影随形,追随我们一生。”这篇题为《库斯图里卡的鞋带》一文中还有一句话,被印在了书的套封上,“紧张还是放松,都是生活给予的,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是生活的意愿,我们没的选择,只有接受。”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书中,余华写到与儿子的“交锋”。余华对儿子进行音乐熏陶,希望儿子能听到“真正的宁静”,精心挑选巴赫的《平均律》、巴尔托克的《小宇宙》和德彪西的《儿童乐园》给儿子听,结果却被孩子外婆所放的一首儿歌《小燕子》打败。余华只得向现实妥协。当儿子处在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几次把母亲气哭,余华安慰妻子陈虹说:“将来你的孙子会为你报仇。”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学,爱会轮回,痛也会轮回。看清了这一点,人生就会少一些焦虑。
有人说,不写小说的余华才是真正的余华。这句话不妨换一个说法,写散文的余华,才是真正的余华。余华在他的散文中通过对生活的日常描写,为我们呈现有韵味、深入人心的感悟。他向读者袒露自己的人生,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既说出了有趣的欢愉的生命体验,也说出了敏感和无奈的那一部分。“我十岁时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十岁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们的迫害,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令读者在深深的共情中,感喟,并自省。
一阵风从山谷深处吹来,那是三亚冬天细微的风,带着暖意,轻轻吹拂过余华,也吹拂过我的内心。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