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秋游东水山

卢光磊

秋光正好,到阳西东水山游玩,处处风景处处诗。

车到东水山,看到有小店售卖本地的白麻叶贴,好奇地买来品尝,别有风味。时值中午,困意来袭,便到山边的小亭,坐下来小歇,耳畔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有节奏的淙淙溪水声,如美妙乐章,让人如在梦中。

驱车来到山腰,举头仰望,山高林密,引人遐思。我想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使人停止妄念。想起《半山听雨》那首音乐,如在下雨天,真的来到半山听雨,身心与自然浑然融合。记得上一次到这里采风,车往山上行走时,同座位的是阳春作协副主席梁竹。他是文人,也是专业养蜂人,发现车窗外的山上有鸭脚木花,说这里适合养蜜蜂,蜜蜂可采鸭脚木花成蜜。梁竹还饶有兴致地讲起养蜂经来,说蜜蜂采花成的蜜,本是蜜蜂的粮食,是留给蜜蜂自己吃的,但蜜蜂的劳动果实被取走,蜜蜂发现没有蜜了,会自觉再去采花酿蜜,这对促进蜜蜂勤劳有好处。一席无心的话语,令人若有所悟。

来到山下小河,河上是翠绿的竹林,河中乱石丛生,有的石头自然围成小潭,小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几名工人正就地取材,打捞河中鹅卵石,拌水泥铺成河边的小路,又在河上筑好一个个小石墩,供游人踏石墩行走游玩。在河上,我们偶尔掬一捧山水,清凉透过手掌沁人心脾。看到河岸边一丛丛荻花在秋风中摇曳,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子,顿感时光匆匆。

山路陡峭,通往曲河茶场。曲河茶场位于海拔500米的山上,空气清新,有成片的茶园,有制作售卖茶叶的厂和店,远处群山苍翠。向西远眺,是连绵起伏的望夫山,隐约可见山上的望夫石,想起那里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农夫,同年娶回三个儿媳。三个儿媳常在一起并排比高,二儿媳好胜心强,心想高过大儿媳,一夜间竟把躯体拔高,顶痛了天公肚皮,一声响雷便把二儿媳劈矮了半截。有一年大儿媳的丈夫阿振外出南洋谋生,一去数载不归,大儿媳盼夫心切,昼夜站立山顶张望。一日,烈日当空,热得难受,大儿媳手拿扇子,立于山顶向南眺望,远远看见海面上有一个小白点越来越近,她认清是丈夫的船,欣喜万分。为使船速加快,大儿媳挥动手中扇子助风。岂料,大海突然狂风大作,丈夫的船翻沉了,沉船的地方隆起一座山,人们称为“覆船岗”,大儿媳好心办了坏事,悲痛万分,不忍目睹沉船惨状,即把脸转过一边,瞬间,大儿媳成了岩石,至今仍立山巅,故称“望夫石”。有感于大儿媳情恳志坚,有人题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望夫诗》在山顶石头上,诗曰:“双峰髻插折云间,世上人传姊妹山。朵朵白云梳绿髻,微微细雨洒红颜。日为宝镜千秋照,风作瑶琴万古弹。路途诸客纷纷过,几时望得我夫还。”

徜徉漫山遍野的茶树间,我想起茶字的意义,茶字上边是草花头,中间一个人字,下边是一个木字,寓意“人处于草木之间”。饮茶是雅事,历代文人写过不少有关茶的优美诗句。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每首诗都是一幅山水画,此刻,我如在画里,思接千载,悠游古今。

东水山的风景,令人流连。返程时,我不禁吟诗两句:“名山不忍别,何日更重游。”

来源: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