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乡村”解乡愁

钟友梅

很多年没回过故乡渡头村了,欣闻她在阳西县第一届乡村振兴“五星乡村”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我那缕乡愁便开始美美地缭绕在梦中。

跟着“乡村振兴”的鼓点,踏着“美丽乡村”的脚步,我积极参加阳西县融媒体中心、阳西县作家协会举办的“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去心中的故乡——“五星乡村”渡头村采风。

重游渡头村,勾起了我年少时的记忆。渡头村是我父亲小时候的家园,我曾问过父亲有关渡头村的来历,他说渡头村是因早年建有渡船码头而得名,曾是鼎鼎有名的盐乡。沙扒镇曾叫沙扒村,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归渡头乡管理。年少时,每年清明节我都跟随父母、弟妹回渡头村扫墓,拜祭先祖。那时的渡头村大多数是土坯房,路是泥路,村民穿的衣服也十分破旧。有一次清明节遇上雨天,整条村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沿途没有避雨的地方,以致我们被淋得像落汤鸡。

多少年了,路还在那里,村子还在那里,但路早已不是原来的路,村子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过,渡头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子沿着282省道的沙扒路口进入,再转入渡头村道。路旁两边多是生机勃勃的果园,一棵棵荔枝、龙眼、黄皮树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进入渡头村,眼前徐徐铺开的是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一条条宽阔畅通的硬底化村道伸向远方,一幢幢装修气派的别墅洋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一块块银光闪闪的盐田铺陈在蓝色的浅海之中……村道整洁,环境优雅,仿若世外桃源!

吹着凉爽的海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沿着独特的红色护栏漫步,我有一种悠然自得的亲切感。走到那棵古老的大榕树下时,倍觉可亲,很自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带我来这里乘凉念诗的情景,可如今爷爷已仙逝,令我感慨万千:“人面不知何处去,‘榕树’依然笑春风。”如今的古榕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郁郁葱葱。它不仅树形好,而且树冠大,站在树下向上张望,巨大的树冠掩盖了蓝色的天空,宛如一把巨型的绿伞。值得一提的是,这棵老榕树盘根错节于一个圆形的花岗岩巨石中,形成一个唯美的整体,显得独特有趣。据了解,老榕树已有240多岁,树干周长达6.9米,树冠投影面积约300平方米,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古树”。

古榕树下,浓荫蔽日,是村民休闲的好地方。我们到时,村民正三三两两地在乘凉、下棋,其乐融融。古榕四周有绿色草坪,草坪上安装了一些健身器械,有游客带着小孩正在玩耍。据说这里曾是以前村里开会和放电影的场所,也是许多村民童年的共同乐园,更是外出游子心中的美丽乡愁。

现在,这里是村中党建公园的所在地。它依小山而建,非常有特色。“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国梦我的梦”“听党话跟党走”等各式各样的宣传标语自成一景,有的写在党建长廊上,有的刻在天然的石头上,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公园中。鲜红的标语在翠绿园景的映衬下,成了这个“五星乡村”一道亮丽耀眼的党建风景线,看了使人为之振奋,强烈地感受到渡头村党群一心、振兴乡村的浓郁氛围。站在公园里,清风阵阵,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文友们纷纷争相拍照留念。我仰望着高高飘扬的党旗,看着公园里笑容可掬的村民,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破旧不堪的渡头村竟然变成了“五星乡村”!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给故乡的村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我为故乡感到自豪!为祖国感到骄傲!

我们沿着公园的绿道绕行,到处都有古榕树生机盎然挺立着的英姿,这些古榕是村中的一大宝藏,彰显出村子历史的厚重。因此,这个党建公园也堪称古榕公园。十几棵超过200年树龄的古榕参差分布在公园里的小山上,而且都是盘根于大石之中,各具造型,十分别致。这么多古榕树与大石紧紧相连,相依相伴,永不分离,非常罕见!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一棵被村民称为“独木成林”的古榕树。它树冠巨大,犹如一片茂密的小森林。这棵榕树形状十分奇特,枝条上生有无数气根,向下垂落,飘飘洒洒,像一片热带雨林,美妙极了!它的气根扎入土中长出五六十枝,又形成了新的树干,经不断扩展,占地达两亩,非常壮观。这样,柱根地上相连,柱枝上下相托,枝叶空中扩展,成为自然奇观,让人惊叹不已。

在渡头村的西南面,有两座欧式老别墅,这里曾是沙扒二友盐业公司住址,也曾是中共沙扒特别支部旧址,现正打造红色景点“特支公园”。据介绍,1948年5月,中共广南分委决定在沙扒二友盐业公司成立中共沙扒特别支部,直接负责中共广南分委与中共香港分局的情报交通和军用物资的购运工作,曾有力地支援了漠南独立大队开展对敌斗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走近两座老别墅,只见它们各占地300多平方米,均为砖瓦结构的两层楼房,大门两边建有螺纹状纯白色雕花石柱,四周设有具防卫功能的碉楼,墙体斑驳,留有不少枪眼。早已卸下昔日风华的两幢老房子,仍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坚持与荣耀。

绕村而行,崭新村道上的标识非常醒目,红花绿树掩映着美丽的村居,沿途的墙绘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分别参观了海上盐田、海水养殖和海菜加工厂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对保存了数千年前的古法晒盐工艺和现代海水养殖的高科技产业赞叹不已。一路上,我们还边走边倾听渡头村党总支书记邓光荣谈村里的发展大计。他说要把特支公园打造成党员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品牌,把古盐场打造成为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继续以“渔村记忆共飨渡头”为主题,建设医共体广场、七彩球场、花海“四小园”以及“记忆巷道”……

看着听着,我陶醉了。渡头村真不愧为“五星乡村”!我仿佛见到了故乡更美的图景。

来源: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