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菊香深处

陈俊伟

生活写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并不擅长养花,却对菊花情有独钟。我的花架上摆放着网购的红绣球、乒乓菊、荷兰菊、小雏菊等各色菊花,我爱菊,不是因为其缤纷的色彩,不是因为其种类的繁多,而是因为她是母亲最钟爱的花。

母亲爱花,她在平房的院子一角开辟了一小块花地,栽种月季、百合、紫薇等各种花卉,母亲每天除了去地里劳作,就是侍弄她心爱的花花草草,缓解一天的疲劳。她常常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在花地里除草、松土,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母亲尤爱菊,每到秋天,最可人的就是那些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的像绣球般胖嘟嘟的,有的花瓣舒展开来像一把撑开的伞,有的像一朵朵绽放的礼花。于是,这一角灿烂的花事让原本简朴的小院活色生香。

每年秋天,母亲会养几株野菊赏玩,因为野菊花里藏着她久远的心事。母亲曾经考入师范院校,却因为村里缺少代课教师而放弃了学业,母亲成为民办教师的一员,每天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日子倒也过得充实。母亲经常带学生去大自然体验生活,每当看到默默绽放在田间的野菊花,总要采撷几朵,年轻的母亲和孩子们更像是朋友。后来,母亲要远嫁了,学生们都舍不得她,他们采了一束束野菊花送给母亲,白的素雅,黄的灿烂,阵阵清香弥漫开来,温暖了母亲的心。

父亲完婚后回到了部队,只留下母亲一人照顾家里。母亲由教师变成了农民,巨大的生活负担压弯了母亲瘦弱的肩膀。没有劳作过的母亲开始学着喂养家畜,在田里起早贪黑地播种、收获,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催老了母亲的容颜,母亲的脊背渐渐地不再挺拔。

那一年秋天,母亲带我去地里干活,歇息时分,看见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金灿灿的,我们便采了许多带回来。母亲说,野菊花的花语是沉默和坚强,它们生长在野外,经受着风霜,忍受着孤独,却依然奉献最美的花儿,点缀大自然,做人就应该像野菊花那样娴静淡然、坚强乐观。母亲似乎在教导我,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听,这野菊花仿佛开放在母亲的心里,坚强有力。

后来,村里实施旧村改造政策,父母搬上了楼房。车库和路边人行道中间恰好留有一小片空地,父亲插上了一圈木篱笆,把母亲新栽的菊花围起来,傍晚时分,果然有“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诗意融融。闲暇时,父亲又在野菊花旁边用铁丝做了一扇小型的铁栅栏,让母亲栽种的凌霄花恣意攀爬,老两口在花墙下安放了简易的桌凳和朴素的茶具,在其间喝茶、闲坐好不畅快。来往的乡亲也时时驻足,在淡淡的花香中与母亲攀谈农事,与父亲感叹现在的新生活。

如今,父母已年过花甲,他们依然精心打理着自己的小花园,那花园或许并不惊艳,却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它能抚慰疲惫的身躯,安抚浮躁的心灵。四季流转,菊花静静地开放,沉默不语,却在喧嚣的世界里,为人们带来一份宁静与美好,带来生命的纯粹与感动。

在这菊香深处,是我的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永远的归宿。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