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徐闻的雨

黄元驹

今年春夏两季,有幸跑了几趟徐闻。说来也巧,每次到达徐闻,都遇上雨。这雨,仿佛是为我们的徐闻之行准备的,在你不经意的时刻,或悄然而至,或迎面相逢,或绵绵不绝。徐闻的雨,把我内心深处的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记得年初去徐闻的那天,已是孟春时节,可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已给我们一个大夏天的感受。在南粤之南的半岛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也许是最早听到季节轮回的脚步声,沐浴到第一场春雨。我来自半岛的顶端,距离徐闻有二百多公里,因此我想,徐闻人应该比我更早就行走在春风春雨之中,对清凉的春雨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到达徐闻时,头顶上是明晃晃的太阳,是夏天的感觉。车窗外,阳光盛情难却,热气扑面,天宇上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哪来雨呢?我对徐闻的春雨,没有殊望,似乎也不敢想象。

吃完晚饭,我乘着夜色来到下榻的酒店,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我怀疑,春天这个季节在徐闻是不存在的。午夜时分醒来,我走出阳台,突然有一阵阵凉快的夜风徐徐吹送,令人心旷神怡。白天的热气消失殆尽,大地瞬间重新回到了春天的位置。我关掉了空调,打开窗口,让惬意的春风盈满居室。不知过了多久,晨曦中我睡意朦胧,觉得空气温度特别大,脸上像涂了一层的水膜,空气中仿佛随手可以抓住飘浮的水分子。于是我又走出露台,此时看到,小城的天空灰蒙蒙的飘荡着雨雾,细小的水珠,非常秀气,温文尔雅地抚摸着我的脸面和手臂,沾在皮肤上,清凉爽滑。下着春雨的凌晨,城市雾失楼台,村庄万物滋润。徐闻的春雨,来得太意外了,她让我顷刻间获得了春天温和的爱意。

一个多月后,我又两次走访徐闻,两次依然都有雨来相伴。

我们在曲界的菠萝的海景区遇上了突如其来的一场夏雨。曲界镇是徐闻主要菠萝产地,那里出产的菠萝遐迩闻名。曲界的地势平坦,从公路往两旁远眺,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绿油油的都是菠萝——“菠萝的海”这个景点,名不虚传。在雨中,我们把车子停靠在路边的一个菠萝收购点上。旁边的农田上,雨水均匀地洒满在每棵菠萝的叶子上,叶尖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有的果农用车子把收获的菠萝运送到采购点出售,而收购加工的场地上,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给一只只菠萝穿上白色或黄色的泡沫外衣,用特制的箱子把它打包起来。当地朋友告诉我说,现在种植的菠萝已名叫凤梨了,是个新品种,不仅好吃,也方便食用。随即他们就把一只刚刚削好的凤梨递过来,我们吃到又甜又香的凤梨,真的回味无穷。它能即摘即食,完全不像过去的菠萝。由于过去的菠萝不能即食,要削开用盐水泡浸,否则会苦涩而难以入口。所以我对菠萝这一水果并不陌生,但往往望而却步,它繁杂的削皮手法令我不知所措。如今那种叫凤梨的菠萝,颠覆了对菠萝的概念,留给我深刻印象。就这样我们在夏雨中尝到了意想不到的凤梨。

这场雨,像个繁忙的果农,来去匆匆。天空放晴,菠萝的海美丽非凡。广袤的田野上,氤氲中如仙境般的缥缈,像在创作巨型的水墨画。黛绿的田畴,迷幻的雾气,浓淡相宜。我一边吃着凤梨,一边欣赏雨后的菠萝的海,不禁诗意飞越:啊,菠萝的海的雨,是多么的洒脱;啊,菠萝的海的雨,是多么的甜蜜!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福建一朋友要从海南过来徐闻办事,约我一起去前山镇走走,于是我第三次到达徐闻。

出发那天上午,在湛江的路上就下起了雨,高速公路扬起茫茫的水烟。出了高速,跑了很久才到达前山镇,我看见原野上雨水漫漶,雨点无情地敲击着车子的玻璃。小镇很小,街道行人稀少。踩着积水的路面,我不禁自问,这是在镇上?同行的有沉香协会的刘会长,他却对这块土地兴趣盎然,反而认为有雨才有种植作物的机会。他跟接待我们的符书记谈得非常融洽,希望他们的促膝长谈有合作的成果,为当地农业走出一条新路。后来,符书记告诉我们,其实前山镇的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没有下雨的季节反而出现干旱,没有均匀的季节雨造成了当地农作物往往收成不理想,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他作为父母官理所当然的为百姓的农业出路费尽心机。我听了很惊愕,想不到这样的一个南方之地,竟然有时也干旱无比。我想,若是遇上夏季的台风,这里更是风雨肆虐,残酷无情,于是脑海中响起元人张养浩《咏喜雨》的唱词:“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我们坐在接待室呆呆地看着街上滂沱的大雨,屋檐下的雨滴淋湿了小屋的台阶,也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徐闻的雨,是浪漫的雨,是及时的雨,有时也是无情的雨。

徐闻的雨,重塑了我多年来对雨的印象,赋予我更直观的感受。

来源: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