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书香羊岃·诗韵渔樵

丘文

欣闻蕉岭县文福镇羊岃院士村又添新景点“渔樵园”,我踏着金秋骄阳,怀着清爽秋风送给我的好心情,再次亲近这个闻名海内外的乡村文旅游网红打卡点。记不清多少回,融入此地接受羊岃书香的感染和熏陶。

据地理史料记载,金山笔海拔1170米,位于蕉岭县南磜镇金山村,是蕉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文福人称为“君山笔”。从文福镇猪麻峇村攀登君山笔,用三小时可以登顶。晚清诗人、教育家丘逢甲曾作七绝《君山》:“君山自是众山君,卓立中峰上插云。曾上君山最高顶,东南一气荡氤氲。”描绘君山的雄峻秀美。

从君山笔流淌出来的君坑河,穿越山谷,排除重重阻挠,山环水绕漫过田园,从“福寿堂”左手方向朝远方延伸,如一条蜿蜒长龙盘旋在文福大地上,是大自然赐予的保护神吗?总能为这片生灵带来吉祥。河流养育了城镇,更孕育了乡村。清澈而丰沛的山泉,带着大山的执着、顽强和大山的灵气,滋润着羊岃这方水土,羊岃文脉就像君坑河流淌不尽的血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君坑河,今非昔比,往日草木丛生,乱石淤泥堆积,溪水浑浊发臭已一去不复返。华丽转身,变成人文底蕴与乡村气息紧密相融的“渔樵园”。河两面用石块砌成崭新河岸,河中淤泥被清理运走,铺上一层卵石,逐级建有小堤坝:一是蓄水,用于生产和生活;二是防止泥沙石流失;三是积水成景,给山村带来灵气。如今,潺潺河水,清澈见底,温婉优雅。与精美别致新民居和两岸绿化带、青翠农作物相映衬,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田园风光——活脱脱一个世界长寿乡蕉岭版“云水谣”。

羊岃是个好地方。正如《渔樵园记》所述:背靠雄奇君山,近倚寿岭翠秀;东有镇英园幽雅,南览青山岃巍峨;小桥流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乃山明水净胜境。“渔樵园”取逢甲先贤墨迹,笔力遒劲。广场中央筑一“福”字,祈风调雨顺。“渔樵园”记录着一件件珍贵的人文墨迹《请改文基乡为文福启》,回答了文福一名的由来——明朝末年,文福地区最初被称为丰田乡,因境内有文基寺,清代改为文基乡;清朝末年,丘逢甲向清政府呈送《请改文基乡为文福启》后,获得批准,文基乡更名为文福乡,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名称。渔樵园内长达百尺的文字墙,为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的鸿篇力作《中华赋》。作者第二次游历甘肃后,纵观远古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古典文化进行探究和思考,感慨万千,赞叹中华传统文化精深博大,同时也体现出数学家深厚的传统文史修养。《渔樵园记》《书山简介》《力田草庐》简介等精美篇章,文字简洁柔美,表达准确,意境深远。据了解是文福羊岃乡贤亲自撰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深厚文化修养和沁人心脾的诗文韵味!

书山,又是“渔樵园”的一座奇迹——以石雕书本状复刻书名,书本堆叠成蜿蜒山路和山峰的艺术形式造景,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峰无穷苦登攀。最是书香能致远,以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为代表的众多羊岃人勤耕苦读、学优为傲,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父子祖孙相承,展现耕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彰显了独特的“书香羊岃”魅力。书山景观选录了部分羊岃人代表著作二十一本,涵盖了文、哲、理、工、医等领域,全面展示书香羊岃人文之美!“诗书继世,书山为证”,这是书香羊岃的印记,更是最好的诠释。如丘成桐著作:《大宇之形》《数学与人文》《丘镇英教授文集》等;丘逢甲著作:《岭云海日楼诗钞》;丘成桐父亲、现代著名教育家丘镇英著作:《西洋哲学史》;丘成桐亲弟丘成栋著作:《代数几何杂志》《信息与系统通讯》;丘成仿著作:《国外机械工程图识读手册》;丘晨波著作:《中药新编》均收录其中。如此创意,在乡村文明建设中恐怕是独一无二。

盛世太平,文明绵亘。乡村振兴,宜浓墨中华文化,重彩民族精神。园展实景,文化为脉,直抵人心。每一本书都藏着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每一本书都闪烁着无限的文化魅力,每一本书都荡漾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每一本书都隐藏着羊岃人“力尽衣食足,田丰家国安”的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精神。写到这里,我想起一首客家民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在梅州客家地区,这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折射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文化价值观。如羊岃院士村的门联:“文能载道,理可兴邦”“渔樵隐德,耕读传家”“田园淘史,诗礼传家”等,历经风霜,久久不曾褪色,展现出世代羊岃人诗书礼仪、耕读传家美德。如今,走进文福镇羊岃村,村中的伯公厅、惟述公祠、力田草庐、文基寺、福寿堂等百年建筑仍存,均为羊岃变迁的经历者,见证着羊岃祖辈艰苦创业,激励着后人勤奋求学,建设祖国和家乡。

羊岃村的今天,就像这幅成熟的秋景,田野、菜畦、果园、山岗处处呈现秋的富态,果实累累令人眼馋。富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民房错落分布,山水田园与客韵人文交相辉映,一幅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图跃然眼前;走在白湖村羊岃至君坑河一河两岸,潺潺流水好似在弹奏乡村赞歌,岸边的民房精致美丽,村道干净整洁,小公园里老人在散步,孩童在溪边嬉戏,鸡鸣犬吠相闻,炊烟袅袅……好一幅《桃花源记》美景闪现眼前。

鲜花会衰败枯萎,而羊岃村就像一个历时多年的老酒坊,飘荡出浓烈的文化醇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景美不怕路途远。不管是日常还是节假日,都能见到一批批远近游客携家带口,慕名到羊岃村打卡参观游览。到羊岃村兜一圈,游客们是无法“走马观花”的,因为,每个景点都散发着浓浓的人文书香韵味和感人的人文故事,无不驻足品赏,解读心中好奇,感悟着文福羊岃院士村的文化魅力!

不错,羊岃每一处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的融合,无疑是美丽乡村的精华样板。

一个家族凸显的文化符号,给予游客以无限的激励和启迪!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