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束维报道:2024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将于今年11月1日~3日举办。非遗活态展是今年主体活动的五大板块之一。广州客家山歌、梅州竹板歌、东莞木鱼歌、佛山龙舟说唱等6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将相聚非遗活态展之“非遗小舞台”。
龙舟说唱源于民间,是粤语曲艺的一个曲种,民间称唱龙舟或龙舟歌,2007年3月被南海区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佛山市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参加此次展演的南海龙舟说唱非遗传承人杨美花,于2008年开始研究龙舟说唱的编、唱及敲击乐鼓谱。近年来,除了研究传统乐谱,还撰写内容紧贴社会新风、与时俱进的龙舟新歌,让大众欣赏到不同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时代精神。
杨美花说,一个成熟的龙舟艺人既能遵循惯常性情境,又能在即时性情境中根据听众的表情反应、掌声大小、喝彩程度等即时改变词语,每一次的龙舟说唱表演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表演事件,“希望用龙舟说唱的方式传播新时代文化,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广府文化的精髓。”
竹板歌有着“四块竹板走天下,一张嘴巴唱古今”之美誉,因唱词通俗易懂、表演道具简单等特点,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此次,梅州竹板歌由钟伟华、黄秋霞师徒表演。钟伟华唱山歌、竹板歌已长达40年。黄秋霞近年来通过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等,助力客家文化插上“数字”翅膀,走进越来越多的人家。
广州客家山歌是定居于广州的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目前,客家山歌在广州传播很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方言瑰宝。此次,非遗传承人王铁华将在佛山演唱多首广州客家山歌,“听、唱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文娱生活的重要内容,情感浓烈的山歌总能激起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希望歌曲能让在佛山的客家人找到回家的感受”。
木鱼歌属弹词类曲种,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在东莞传承的历史已有350余年,凡有吉庆,主人都会请木鱼书艺人弹唱,以为助兴。东莞木鱼歌以东莞话演唱,其行腔抑扬顿挫,委婉动听。
十多年来,广东木鱼歌非遗传承人黄佩仪在校园传授木鱼歌,并在社会广泛推广。她创作的不少木鱼歌被东莞学子所喜爱。“糖不甩,鸭膥丝,甘甜爽滑好清奇……”这就是黄佩仪创作的新歌《甜甜蜜蜜糖不甩》。对传统音乐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到现场听听新版的木鱼歌。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