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早有耳闻潮汕人爱喝茶,爱喝工夫茶。
到了汕头才有了更加真实和更深刻的体会。
支教的热情让我清晨七点自驾启程,一口气就开到了澄海。来到澄海实验学校后,主任马上开始泡茶,热情地招待我们三位支教老师。一个不大的茶盏里的茶水分到了三个更加迷你的茶杯里,正好给我们三位支教老师,一人一杯。我内心不禁感叹:澄海学校做的准备工作真细致啊!知道有三个老师来支教,就准备了三个茶杯。
第一口茶进嘴,苦、涩!只能忍着!主任马上又倒了第2杯茶。一天的奔波确实很累、很渴。顾不上口感,只能又端了起来。茶水很烫,没有一饮而尽的畅快,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抿。和主任交谈工作上的一些安排时,不经意地又喝了几杯茶。令人惊奇的是,说着说着嘴巴不经意间居然渗出了一些津液,在喉咙和舌边还有一丝丝的甘甜。这就是传说中的回甘啊!我是一个嗜爱冷饮的人,从来不喝热饮,一大口冰凉的饮料下肚,才觉得畅快。可是这一刻我体会到了工夫茶的魅力,我体内的暑热在不知不觉中消退,几杯加在一起不足一百毫升的茶水居然让我没有了口舌干燥。我情不自禁地又喝了一杯……
我发现主任用滚烫的开水烫了烫茶杯,重新斟满,又一次请我们喝茶。这次我谦让了一下,就见校长才拿起了其中一杯茶。我心里愕然:那是我刚刚用过的杯子啊,校长真是不见外呀!初次见面的羞涩让我没有叫停校长的“不见外”动作。
随后几天,我在买东西时被店家招呼过喝茶;下班后被同事们招呼喝茶;在菜市场的路边总能见到各种喝茶的情景,奇怪的是每家茶盘里都只有三个茶杯!
为什么不多买几个茶杯呢?
当我把这个疑问说出时引起了办公室里老师们的哄堂大笑。
热情的王老师告诉我:这是潮汕人特有的习惯,叫做“茶三酒四”。工夫茶对杯子的摆放很有讲究,一般摆有三个杯子,成品字状,既有品茶的意味,又有品德的意思。因为喝茶讲究清静优雅,一般三人就足够了。
如果客人多于三人,大家就轮流喝。这时就体现了一种平等、谦让的精神。一般主人家会让客人先喝,晚辈会让长辈先喝。
张老师说:“潮汕人四处打拼生活,全国、全世界都有潮汕人的身影。潮汕人到了哪里都要结交朋友,如果别人能坐下喝杯茶,慢慢聊,感情自然就深厚起来了,也自然而然交上了新朋友。然后再聊生意、工作,就会很顺畅了。所以,喝茶也是结交朋友的一种途径。
同时,这三个茶杯也代表了一杯给当地的好朋友,一杯给自己,还有一杯是代表着对家乡人的思念。
工夫茶还要趁热喝,慢慢呷!心急是喝不了工夫茶。心,慢下来,思维就不会混乱了。工作就不容易出错了!”
呷茶,是潮汕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个生活习俗却体现出了重友谊、讲礼仪的淳朴乡情以及深厚的生活智慧和哲学。
小茶杯,蕴含着大文化啊!
来源:汕头日报